BitTopup
BitTopup
Published on 2025-11-20 / 0 Visits
0
0

2位前腾讯大佬创业,藏了“颠覆级”大作:刚拿版号1个月

未来...已来?

文 / 游戏那点事 西莉娅、Jimmy

腾讯“极光计划”前负责人的刘寒,在离开腾讯后便开始着手组建新团队,将“AI原生游戏”的构想付诸实践,—— 开发《遥远行星:建造师》这款由AI驱动剧情、生成NPC、并实现动态记忆与对话的游戏。

picture

在这款游戏的设计思路中,AI不再仅仅是辅助开发的工具,而是使其从底层逻辑上重塑游戏的叙事与互动体验,编写世界运行的规则,最终展现出一种「开发者、AI与玩家三方共同创作」的全新模式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项目背后的技术支撑方“超参数科技”,创始人刘永升是原腾讯AI Lab的总经理,曾负责围棋AI“绝艺”和《王者荣耀》AI“绝悟”等项目。而超参数科技自2019年起就专注游戏AI领域,此前已推出《轮到你了揭秘篇》以及《活的长安城》等作品。

今年10月,《遥远行星:建造师》成功获得版号,同时在当月中旬的Steam新品节上开放了Demo试玩,并且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正式发布试玩版。换句话说,两位腾讯背景的大佬联手,或许真要搓出市面上首款真正意义上的“AI原生游戏”了。

picture

一个真正“活”的星级社会

游戏的核心玩法围绕“跑商”展开,即在不同星球之间买入和卖出货物,利用地区差价赚取利润。而借助AI的应用,《遥远行星:建造师》构建起了一个充满动态与变化的宇宙世界。

picture(重要的伙伴——AI助手“苏菲娅”)

游戏内,玩家除了扮演「星际行商」完成主线任务,还能体验定期召开的“商会会议”以及众多的支线任务,整体的指引系统也相当清晰,让玩家始终有明确的驱动力与阶段性目标。

picture

与形形色色的NPC互动,更是《遥远行星:建造师》体验的重头戏。任何一次交易过程中,玩家都可以施展口才技巧与对方讨价还价。除了基础的聊天和交易,还可以向他咨询投资机会、了解市场行情、查询各星球物价等,颇有身为一名星际商人的代入感。

picture

一部分身份特殊的NPC则是接入了AI技术,玩家能够与他们进行自由对话。系统面板会显示该NPC的身份背景及其所属的关系网络,所有相关信息都会被记录在内,这些属性也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事逻辑。

picture

而与他们的对话,会围绕其当前关注的话题展开。在回应时,玩家既可以从游戏预设的选项中选择,也能自由输入文字,选择对对方的言论进行“奉承”或者“抬杠”。不过,自由发言仍会受到NPC当前目标的限制,避免对话过于跑偏。

picture

在我看来,《遥远行星:建造师》最大的创新,在于构建了一个“AI驱动的动态世界”,AI会根据世界状态实时生成剧情走向,确保玩家每次游玩的体验都尽可能独特。

这些由AI驱动、支持自由文字对话的NPC,除了常规的交易、送礼等功能外,还支持挑拨离间、介绍信等高级社交操作。当与NPC的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时,甚至会出现主动向玩家学习技能、给玩家发红包等意想不到的互动。

picture

本质上,这些AI NPC的故事、社会关系和具体行为,都会随着与玩家互动而不断演变,并能针对不同行为做出合乎情理的反馈。不过,目前NPC的对话表现还称不上完全自然,带有较重的“AI痕迹”,显得较为生硬,这一点仍有待后续的优化打磨。

与这类NPC打好关系的过程也颇为有趣。通过赠送礼物可以提升他们的好感度,也可能因各种不当发言导致关系恶化;是与他们成为朋友、生意伙伴,还是转为敌对,完全取决于玩家的选择。

picture

面对不同势力或非自家公司的NPC,玩家甚至可以通过挑拨离间,等到条件成熟时触发“挖角”选项,开出更高薪酬将对方招募至自己麾下。成功拉拢这些商人后,还能进一步为他们分配商会任务,从而提升整体收入。

picture

不过,由于目前Demo体量有限,玩家对游戏系统的发掘也尚不深入,暂时还难以直观感受到“牵一发动全身”的动态反馈机制,但可以确认的是,一些极端的选择确实会引发后续剧情发生变化,这不禁让人期待后续游戏是否真的隐藏着“蝴蝶效应”式的微妙走向。

在结局设计上,开发团队表示,目前已设想了若干固定结局,并且在部分特定情况下,会借助AI总结该世界所发生的故事,为玩家生成一个专属结局。虽然就现阶段而言,游戏中AI的应用更多地体现在NPC对话、互动选择以及对角色态度的影响上,但我们已经可以期待在《遥远行星:建造师》的未来版本中,见证AI在剧情分支设计方面发挥更大作用。

一种很新的开发模式

在投身于AI原生游戏这一新兴领域之前,刘寒曾担任腾讯游戏极光计划的发行负责人。2019年,他加入腾讯极光计划,主导了《我的侠客》《隐形守护者》等作品的发行工作。

picture

来到2024年,从腾讯离职的刘寒正式创办阁道科技,开始验证「与AI共同创作」的理念,投身于AI原生游戏的开发。从最初构想AI原生游戏的可行性,到从超参数科技先行案例中汲取灵感,再到最终选定赛道、确立框架……两位前腾讯大佬和各自的团队一起将这一理想一步步变为现实。

《遥远行星:建造师》在2023年底正式立项,当时刘寒就以“AI共创”为前提来构建整个游戏框架,团队希望以相对可控的投入,来验证动态世界技术的可行性,也为后续更大规模的开发积累经验。

因此他们结合初创团队在资金、成本与风险控制方面的现实考量,进一步锁定了“模拟经营”这一受众广泛、门槛较低且灵活性高的品类。综合考虑了团队过往的经验以及市面上AI应用的案例,最终将游戏的方向聚焦于“AI+模拟经营”,确立了项目的初步构想。

在开发过程中,超参数科技过往在“AI+游戏”的案例也提供了不少参考。例如游戏的技术基础与理念原型就脱胎于超参数科技发布的AI NPC生态技术演示Demo《活的长安城》。

picture

该Demo基于GAEA技术系统,依托「长安城」这样一个信息量足够丰富的训练场景,验证AI NPC在开放世界中的行为逻辑与适应性,模拟出一个动态的、不断演化的虚拟社会生态。

picture

又比如应用AI技术在单机游戏中模拟出类似PVP的互动体验上,他们就参考了20年推出的身份推理类小游戏《轮到你了揭秘篇》,通过引入深度学习AI来模拟人类玩家的思维与行为,增强了游戏的不确定性与挑战性,让玩家在单人模式下体验到类似多人对抗的推理乐趣。

picture

在传统的游戏开发模式中,策划通常拥有绝对的控制权,游戏的目标与机制都是预设明确的;而在刘寒的构想中,AI不应仅仅扮演生产工具的角色,更应成为实时参与游戏体验的“伙伴”,从而在根本上改变玩法与内容形态。

刘寒希望AI技术深入到游戏玩法的核心,参与构建游戏的底层逻辑,编写世界运行的规则,在《遥远行星:建造师》中,开发者、AI与玩家三者共同构成了游戏的创作主体,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共创关系。

以往游戏对AI的尝试,大多局限于局部功能或少数NPC的应用,而《遥远行星:建造师》罕见地将数百个AI NPC同时置入游戏世界,为其设计了复杂的社会关系链系统,让每个NPC具备独立行为与记忆,有自己的社交圈子,角色之间存在双向的好感度;任何NPC的行为变量,都可能影响到与其密切相关的其他角色状态,推动剧情走向不可预知的方向。

picture(图源:《遥远行星:建造师》B站视频)

这种开发模式无疑大大提升了项目的复杂性与执行难度,对团队提出了更高要求,也促使他们必须跳出传统开发框架进行思考。过去,开发者或许会担忧AI技术会取代自己的部分职能,而现在,团队却需要转变观念,将AI视为平等的创作伙伴。

《遥远行星:建造师》就是这样一次大胆的实践,它构建起一个能够持续演进、支持多方共创的动态世界。当AI不再是工具,而是成为游戏世界的共创者乃至“灵魂”时,我们对游戏可能性的想象边界,也将在这一过程中被不断拓展……这或许才是“AI原生游戏”这一概念的魅力所在。

行业的全新探索,开始了

在AI技术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今天,游戏行业也正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十字路口。和之前业内关于AI应用落地的形式不同,这一次,阁道科技和超参数的合作不仅要让AI成为游戏的工具,更试图赋予它「灵魂」。

尽管AI技术已进入新一轮爆发期,游戏领域也涌现出第一批大胆的“先行者”,但实际上,在游戏的AI玩法创新层面,目前尚未出现成熟可行的商业模式和成功先例,整个领域仍是一片“无人区”。正是在这片看似荒芜、实则充满潜力的沃土上,刘寒与刘永升带领各自团队展开合作,率先播下了探索的种子。

今年以来,已经有多个项目从不同方向展开了AI游戏的积极尝试,例如蔡浩宇所创立的Anuttacon推出的《星之低语》。游戏采用第一人称语音对话形式,玩家可以通过语音与角色Stella交流,进而影响她的反应、行动乃至生存,展现了“对话驱动叙事”的全新方向。

另一方面,《绝地求生》最近也公布了基于英伟达ACE技术的新系统“PUBG Ally”,预计2026年初测试。PUBG Ally将作为玩家的AI队友,理解玩家的语音和文字指令,自主分析战场局势,识别敌人和物品,体现了“语音交互协作”在提升战术维度和游戏自由度方面的潜力。

picture

而《遥远行星:建造师》也展现出了蓬勃的野心,进一步提出“原生AI游戏”概念,试图将AI作为构建整个游戏世界的底层逻辑。这意味着玩家的每个行为,都可能像蝴蝶效应一样,通过NPC之间的社会网络,推动整个世界的剧情走向不可预测的方向,实现真正的“千人千面”;AI也逐渐从“工具”升维为“伙伴”,成为这个动态世界的共同创造者。

当然,这一切才刚刚开始。目前还没有任何一款应用AI技术的游戏产品能称得上完美成熟,技术的边界与内容的适配仍有待探索,但正是这些早期的实践,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个更丰富的游戏未来。AI在游戏领域的潜力远不止于此,第一批先行者已经出发,而他们留下的这些探索足迹,正为后来者照亮前路。


Comment